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吴岳添 博客
法国小说异彩纷呈,源远流长。然而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与备受推崇的史诗、戏剧和诗歌相比,小说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小说流派争奇斗艳、交相辉映,雨果、巴尔扎克和左拉等一代大师的杰作终于使小说进入了文学殿堂,而且登上了欧洲文学的高峰。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派小说流派林立、相辅相成,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现代派小说在展现荒诞世界和奇异文体的同时,也使读者逐渐失去了阅读的乐趣,因而在20世纪风行一时之后,到70年代终于随着新小说派的衰落而成为明日黄花。1984年,杜拉斯回忆初恋的小说《情人》获得龚古尔奖,这引发了世纪之交通俗小说的热潮,其中不乏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派特色的佳作,而我国评选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则堪称典范。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国文学都以译介为主,即使有所研究也难以摆脱欧美批评界的影响,例证之一就是只有外国机构给中国的作家和翻译家颁奖,从未有外国作家在中国领奖。随着我国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深入,这一局面也有所改观。2002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签订了合作评选“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的协议,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各大语种分会成立了评选委员会,每年对上一年度出版的外国小说进行评选和翻译,出版后在年末举行颁奖典礼,向获奖的外国作家授奖。
从2002年至今,法国文学评选委员会历年评选出来的最佳小说如下(书名前为法文原著出版年份):2001彼埃蕾特·弗朗狄奥:《要短句,亲爱的》(桂裕芳译);2002马尔克·杜甘:《幸福得如同上帝在法国》(吴岳添译);2003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美国佬》(余中先译);200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夜半撞车》(谭立德译);2005皮埃尔·贝茹:《妖魔的狂笑》(郭安定译);2006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紫嫣译,许钧校);2007皮埃尔-让·雷米:《大师之死》(刘焰译);2008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吴岳添译);2009让-马克·帕里西斯:《恋人》(车槿山译)。
现实主义传统与现代派手法的交融
新小说派在20世纪70年代衰落之后,一些年轻作家开始用风格新颖的小说来反映社会现实,直到晚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 )早年采用颠倒时空等现代派小说的手法,利用回忆来重现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困境,形成了虚实相间的独特风格。小说《夜半撞车》通过一个萎靡不振的年轻人从寻找和回忆中觉醒的故事,揭示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勒克莱齐奥(1940— )的作品以向往原始生活和批判现代文明著称,小说《乌拉尼亚》讲述了理想王国“坎波斯”从被发现到被迫迁移、最后归于失败的故事,以桃花源般的幻想形式表达了作家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
皮埃尔-让·雷米(1937—2010)的《大师之死》在叙述20世纪绘画大师巴尔蒂斯非凡经历的同时,以虚实相间的笔法展现了欧洲上流社会的风貌:从巴黎的画室到罗马的沙龙,从恐怖的城堡到僻静的修道院,雷米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神奇想象,使该小说成为一部反映20世纪伟大时代的杰作。
长盛不衰的反战小说
历史悠久的反战小说在法国解放后依然绵延不绝,并在新世纪之初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马尔克·杜甘(1957— )的《幸福得如同上帝在法国》描写法国抵抗运动时期,青年加尔米埃奉命进入德国潜艇基地担任咖啡店侍者,为英国空军搜集和传送情报。年轻的德国水兵都把他引为知己,但是他为了正义事业的胜利,不得不使这些信任他的德国伙伴葬身海底。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战后他不负一个德国水兵死前的重托,终身照料水兵的女友和孩子。
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1949— )的《美国佬》描写一个美国兵在诺曼底登陆后定居法国,总是无缘无故地打骂妻儿,儿子从小就对他恨之入骨。小说描述了父亲在被鲜血染红的海水中冲上海滩等悲惨遭遇,当儿子终于明白父亲是在战争的刺激下才脾气暴躁的时候,父亲却已经永远离去了。
在皮埃尔·佩茹(1946— )的《妖魔的狂笑》里,法国青年保尔·马尔洛为了学习德语来到德国巴伐利亚州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城,却发现这里的居民大多疯疯癫癫,有个叫莫里兹的人有一天在扼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后傻笑着死去了。原来他们当年都作为纳粹军人上过前线,犯下了大屠杀等无数罪行,莫里兹就曾奉命处死了一车厢的犹太孩子。
这些佳作在新颖的题材中融入了关于人性的思考,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诞,体现了当代人对战争的反思,因而使反战题材获得了新的活力。
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创新
另外三部佳作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但是对于小说艺术的创新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彼埃蕾特·弗朗狄奥(1941—)的《要短句,亲爱的》讲述了母女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在母亲从衰老到去世的七年中,女儿经常从500公里之外的巴黎到养老院来陪伴她,并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疲惫、焦虑和困惑,以及对老年人的心态和死亡问题的思考。小说以生动的细节体现了母女之间的代沟,怀念和呼唤传统的人道主义,在当代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里令人耳目一新。
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通过对一些旧照片的印象和感受,构成了作家本人一生的曲折经历,其中参插着她对政治事件的看法,反映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今天的时代变迁。为了使读者感同身受,埃尔诺不用第一人称“我”,而是采用第三人称即无人称的泛指代词来表示“我们”,实际上是运用“无人称自传”这种新体裁来促使读者和自己一起回忆,以共同的经历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从而写出了一部反映法国人“集体记忆”的“社会自传”。
让-马克·帕里西斯(1962— )的《恋人》描绘了一对男女大学生的爱情。不同的生活经历注定他们不可能结合,但是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使他们心心相印,即使在分手后仍然保持着朋友的情谊。他们的爱情纯真美好、超凡脱俗,是对丑陋现实的无声抗议。最后女人病逝,男人在无尽的孤独中真正明白了自己多么依恋着她,并且在回忆中开始追问生命、死亡、爱情、文学和永恒等的意义。
在这些获奖作家中,埃尔诺两次来过中国,弗朗狄奥、杜甘和勒克莱齐奥都亲自来北京出席颁奖典礼,并与我国的法国文学学者座谈。法兰西学士院院士雷米先后在香港和北京担任外交官,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创作了《情陷紫禁城》和《中国》等小说,他还是2004年中法文化年法方组委会主席。2010年11月下旬,笔者作为中国作协代表团成员访问巴黎,雷米院士当时接受癌症手术后刚刚出院,却亲自全程陪同,还带领我们参观法兰西学士院。我们回国后不到半年,就传来了他病逝的噩耗。他的当选作品《大师之死》竟成为他命运的预言,令人在扼腕叹息之际,分外怀念这位可敬的老人对中国的美好情怀。
对外国小说进行评选和授奖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创举,对于我们了解当代法国文学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具有开拓性的重要意义。这一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勒克莱齐奥于2008年1月28日来京领奖,回国后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充分证明了这些评选出来的佳作是我们考察当代法国小说的可靠依据。综上所述,可见当代的法国小说经过20世纪的洗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展得更加丰富和完美,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世纪的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将再次登上新的高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