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董铭 博客
两个月前谁也不曾料到,这部《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会成为伍迪·艾伦一生中最卖座的影片。从5月份戛纳电影节首映至今,影片取得165万人次的票房,这个成绩在法国来说并不惊奇,罕见的是在他的老家,《午夜巴黎》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4500万美元的票房,是同系列的上一部作品《午夜巴塞罗那》的两倍,超过了几十年前的代表作《曼哈顿》和《安妮霍尔》,也刷新了个人最卖座的纪录(1986年的《汉娜姐妹》)。
《午夜巴黎》在美国的热卖,已不仅仅是艾伦一个人的事情了,对于关系微妙的法美两国来说,这部承载了大量精英理想和思维方式影片,更像是对一种文化的传播现象。在一些巴黎人眼中,伍迪·艾伦的“巴黎”依然是美国人眼中的巴黎,所有的印象都是先入为主的,服从于人所熟知的随笔和回忆录的,甚至是有些主观的“陈词滥调”的。但艾伦的确是传递出了巴黎在所谓“爵士年代”的风情,这份美,若换做一个法国导演,就少了那种旁观者的距离感和审慎魅力。“法国文化已死”是前些年《时代》周刊抛出的梭镖,扎到了法国人的痛处,可是骨子里,今天的美国中产阶级还是向往着“巴黎梦”。哪怕这是一幅脱离现实的印象派绘画,是海明威笔下“流动的盛宴”的残缺倒影,是另一部奇幻的《开罗紫玫瑰》,也足以让吉尔这样的美国小文青神魂颠倒,在桥上谦卑地另觅方向。
票房当然离不开索尼娱乐在北美的成功营销,从以纽约和洛杉矶为腹地的点映,到后来铺展到全美1038家影院,许多从未放过艾伦作品的影院,这次也都为“巴黎”留出空间。影评人的口碑也的确推动了六七月份的上座率,“打败暑期大片”成了媒体的罕见褒词。至于明年的奥斯卡,反正他早就不在乎了。和前面的“伦敦三部曲”相比,《午夜巴黎》少了些黑色,多了些怀旧。当然这种知识分子的怀旧多少有些卖弄的味道,需要足够的文艺储备才能引发共鸣,会心一笑。可以感觉得出,影片中身为编剧的吉尔,对于同去巴黎的女友和岳父母是心存“不屑”的,伍迪·艾伦又趁机嘲讽了当代美国人的肤浅。但当吉尔置身于海明威、菲兹杰拉德、达利、布努埃尔和艾略特这类“伟人”面前时,他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藏拙。可以说吉尔就是艾伦本人的青年化身,他穿越到1920年代,不过是想回到自己的创作初期,重寻勇气和自信。午夜下的热情粉丝,满心是陶醉的情怀,倨恭之间还有一点点自嘲。吉尔就像是个穿越梦境的灰姑娘,只有坐上午夜的老爷车才能点亮自身的光彩。当那些二十世纪名人粉墨登场时,他们也不过是灯红酒绿中的同龄人,观众们可以在影片中切身体会,文青也是最普通的孤独者,需要同类的相互认可。在自负的吉尔看来,当代的评论家如保罗,根本不够格;一旦到了海明威面前他又变得自谦和萌动,这种微妙的心态在《午夜巴黎》中随处可见,不经意间用艾伦式的妙语点评出来,“笑果”自然是好莱坞大片永远达不到的。
“巴黎印象”原本是用滥了的标签,艾伦只用了开头一组“明信片”镜头,就勾勒了出来。背景音乐的贴切,甚至超过了法国电影。至于在今天的巴黎,“文化气质”还剩几何,伍迪·艾伦不置可否。“导游”卡拉·布吕尼的拘谨,她那句“爱两个人”台词的稚嫩,丝毫解不了小布尔乔亚的惑。科斯托尔和歌迪亚的表演实在是太过抢眼,海明威的“霸气外露”正好衬托出了威尔逊的唯唯诺诺。他更需要阿德里亚娜这样的女人,柔情、聪慧、性感,能同莫迪利亚尼、毕加索一起为之倾倒,吉尔恨不得多穿越几次,从“爵士年代”到“美好时代”,甚至是更为奢华的路易十四时期,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毫无疑问,《午夜巴黎》是一部专属于知识分子的电影,它巧妙地剖开了他们的灵魂,再装入到幻想的躯壳里,扔到巴黎小巷去游荡,能卖得如此票房,完全就是捡到皮夹子了。
《午夜巴黎》
导演: 伍迪·艾伦
主演: 欧文·威尔逊
上映日期: 2011年5月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