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巴黎方舟博客
一
前天晚上回家的路上,遇红灯而停车,就在等绿灯的时候,又有流浪汉拿着杯子要钱。法国经济不好,街头和地铁里乞讨的人明显增多。我没看见前面的车有人给钱,现在大家都精打细算,对腰包看得很紧,经济萧条之时善心也会大打折扣。你看这个流浪汉步履踉跄的样子,就知道喝了不少酒,所以我也不想慷慨解囊,再让他喝得烂醉。等他从前面的车辆走到我车前的时候,他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拿着纸杯,斜着身子,双臂张开,做着似乎要拥抱汽车的动作。我耸耸肩,大声喊我也没有钱。流浪汉立马显出很吃惊的样子,弯下腰来抚摸奔驰车前面那个圆形标志,并大着舌头质问我:开奔驰车的人会没有钱? 我竟一时语塞,怔在那里。无奈之下,最后只有屈服,翻口袋,开车窗,找枚硬币给他。他千恩万谢,我告诉他,我就是个司机,不是什么老板,也是没有钱的人。然后绿灯亮了,车流又滚动起来,他退回路边,双手合十继续向我感谢。我只能摇摇头,一时哭笑不得。
二
在日常生活中总免不了遇到乞丐。一般只要囊中尚有零钱,一般只要感觉对方是个真正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行乞的人,我也总能有所表示。不敢妄称自己有多心善,主要想,我至少还算是衣食无忧的人,能帮助一下这些相对而言不那么幸运的人,而对自己的正常生活又无大碍,客观上又属于积德行善,为建设和谐社会做点贡献,咱何乐不为呢?
但作为个人,毕竟财力有限,毕竟无法每次都做到慷慨解囊。面对纷至沓来的第三世界难民的压力,法国前总理米歇尔 . 罗卡尔都曾说:法国无力接纳普天下的苦难,何况个人乎?所以,有时候我也只能空怀爱心,而“一毛不拔”。但什么时候给钱,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不给钱,不给什么人,随着经验增多,我总结出以下两条: 一、感觉是真正的穷苦人,不幸者,残疾人,或者是能够以艺术表演娱人的人,如演唱、演奏和表演杂耍的人,应该给钱;二、而那些身强力壮、满身酒气、明显好吃懒做的人,或者明显感觉是骗取同情心、利用同情心而只想不劳而获的人,不给钱。
前天晚上的“善举”显然不符合我自定的第二条标准,但谁让这个流浪汉如此振振有词?如果不做点表示,反倒觉得自己尴尬。可见,有的时候,会说话的乞讨者总比不会说话的收获多。
而且,自己定下的条件就经得起推敲吗?比如对骗取同情心的乞讨者,天知道我们是否能判断准确。
三
巴黎地铁里是乞讨者的舞台。但乞讨者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五花八门,结果收入也就因人而异。据我的观察,技术含量最低的乞讨者就是像背课文似的先向乘客们问好,请原谅打搅车厢里的宁静,然后诉说自己的苦难,如失业,患病,等等,为了果腹和能让自己保持干净,不去偷不去抢,他希望大家能给点小钱,或者一张地铁票,或者餐券等等。 如果是女乞讨者,可能还会加上养育孩子等感人要素。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些乞讨者多少能有所收获,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感觉自身难保,行善的人就很少,我曾经见到整个一节车厢无人理睬,无人给钱的情况。但乞讨者大都心态平衡,保持礼貌,一般到下一个站点下车时还能祝大家一日愉快,然后再进入另一节车厢继续“背诵课文”。
但有一次,一乞讨者面对满车的“无情”乘客发火了,而且比前面说的那个流浪汉更振振有词,而且他发火竟然也和我有点关系:该人从车头走到车尾,只有两个人给他的小盒子里放了点钱,一个是我,一个是位黑肤色的非洲人。他走到车厢中间,脸色通红,高声对大家说:今天我为自己是法国人感到羞愧,因为满车的同胞都没有同情心,反而是一位中国人和一位非洲人帮助了我。这个国家真的完蛋了。说完,愤愤然下车。除了他让我感觉乞讨者出乎寻常的理直气壮之外,这份感慨让我颇不自在,于是也立马提前下车,等下一辆地铁再继续旅程。
而那些一言不发,善用技艺乞讨的人,经常有更好的收成。比如我见过多次的一位木偶艺术家,上车后把一块黑布连接在两根扶手上,人藏在后面,两手各操一个木偶,打开便携式的音响播放音乐,如泣如诉之中,幕帘上方木偶在表演,最后一男一女两个木偶拥抱在一起,他大概是讲了个凄婉的爱情故事。音乐一停,满车掌声,表演者一手持盒,一手依旧操着木偶,挨座乞讨,结果给钱的人很多,而掌上木偶就鞠躬感谢。至始至终我没听见过表演者说过一句话,也许他就是哑人。
在地铁的通道里,经常能看到唱歌、演奏乐器的乞讨者,甚至还有小型乐队,他们基本来自南美和东欧国家,演奏水平一点也不低,在我耳中几乎就是专业水平了。经常能看到乐队前站满了人,打开的琴盒子里摆着售卖的音乐碟片和乘客们施舍的硬币。
四
经常在国内旅行,也免不了遭遇乞讨者。但我的总的感觉是,从事这项“职业”(如果这算是一项职业的话)的中国乞讨者应该多向法国同行学习,学习他们的文明礼貌,不纠缠,和善于使用技术在自娱娱人中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千万别让行善人有受骗的感觉,因为这对该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有一次在哈尔滨火车站买票,有位中年男性乞讨者手持一沓小额钞票走到我面前,称他买票回家恰缺两元钱,希望我能帮帮忙。我二话没说,给他两元钱。你想啊,一分钱憋到英雄汉,一个大老爷们,差两块钱就回不了家,任谁都该帮这个忙。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等我排在购票队伍里之后,这个人又来到我面前,重复着完全一样的理由向我要钱。此时我可有些恼怒了,我告诉他几分钟前我已经给你钱了,你是不是在骗取同情心?旁边的人告诉我,此人经常在此要钱,不信你明天来看他还会在这里。
此人给我的教训就是以后不要再理这种要钱的人。可是,万一真的遇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会因为“狼来了"的效应而错过助人为乐的机会吗? 这个教训的结果就是造成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永远得不到帮助,使得这个社会不但不和谐,而且是完全的冷漠无情。
更让人恼火的遭遇发生在北京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附近。我带着几十位法国客人从故宫里出来,前往景山参观,一群男女老少乞讨者蜂拥而上,各个举着搪瓷杯,有人还把装有硬币的杯子摇得哗哗作响,缠着老外要钱。老外被这场面搞得很难堪,而且无人想给钱。我对一个乞讨的老头说,别纠缠不放了,法国人小气,不会给钱,你也给咱们中国人留点面子好不好? 没想到,那老者破口大骂:操你妈的,谁让你乱管闲事!第一次,面对辱骂我竟不知所措,只能装作没听见而屈辱和恨恨地走开,我总不能站在大街上和他对骂或者大打出手吧?而那些脏兮兮的孩子们则一直跟随旅行团到公园大门口,看到实在甩不开,我随手掏出点零钱放到纠缠我的那个孩子的杯子里,让他快快走开。这样做不要紧,我成了“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呼啦一下,那些纠缠老外的孩子们全跑到我身边,吓得我赶紧往公园里跑,结果一个孩子竟然揪住我的衣襟嚎啕大哭起来,不明就里者,一定会以为我怎么欺负了孩子。在千百万分的尴尬中,我赶紧扔给他一张纸币,狼狈逃进公园。我这边惊魂未定,那壁厢哭叫声早已嘎然而止,而且人影都不见一个了。等导游把队伍领进公园后对我说:你千万不能对他们这些人发善心,你知道吗,这是他们的职业,靠在北京乞讨他们在家乡盖起了小楼。
我也听说过这个依靠乞讨在家乡盖楼的传说。但我也相信,为生活所迫而乞讨者大有人在。假如这些男女老少就属于后一种人,凭他们的纠缠和无赖方式,谁敢向他们发善心?吓也吓死了。我目前在国内再见到乞丐时的条件反射就是想逃跑:落下后遗症了。
其实即使小气的法国人也同样有发善心的时候,只不过需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比如有一次在成都旅行,我看到路边站着一位一条腿严重扭曲变形的年轻人,他怯生生地站在我们要上车的路边,腋下拄着拐,一手托着一个类似我上大学时吃饭用的搪瓷盆儿。不知道是因为他的残疾状况加上他腼腆的样子还是引起我青春回忆的搪瓷盆儿,还是三者都有,反正那天我决计要帮助他。我对老外们说,帮助一下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吧,十块钱在法国仅是一个欧元,不过一张地铁票钱,可对他帮助就大了。说着我就给年轻人的盆儿里放了十元钱,结果老外们纷纷解囊,十块二十块的都有,立马装满了小盆儿。路过的人都驻足在看。那个年轻人非常感动,我们在车里隔窗看到他眼睛里噙着泪水,拄拐支撑起身体向我们行军礼。老外们说,今天他的“工资”挣够了。我说他不仅挣够了“工资”,更知道了法国人的爱心。结果一路上,老外也心情愉快,连一向计较的给司导的小费也十分慷慨。在成都的这次遭遇真正让我体会了什么叫助人为乐。而北京那次遭遇纯粹是舍钱买惊吓。
五
乞丐这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估计与娼妓的历史一样长。人类社会恐怕一时半会儿消灭不了这种独特的寄生现象。如果说娼妓还可以躲开的话,而“明火执仗”作业的乞丐则经常不期而遇。所以,我们还将时不时地要与乞丐打交道,可能直到和谐社会的目标达到为止。在我们国家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之时,乞丐们如果也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得更文明礼貌一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会继续与之和平共生,和谐相处,而不至于像我现在这样落下了后遗症,对一些乞丐避之唯恐不及。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