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麟:要说爱你不容易 法中关系

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观察者网    作者:郑若麟

要说爱你不容易 —— 法中关系走向迷途还是乐观?


法国歌星甘斯布尔创下这样一句话: Je t’aime moi non plus,用在目前的中法关系上,是再贴切不过了。这句话在正规的法语语法中是不通的,直译就是“我爱你,我也不”。但经过甘斯布尔的一改造,却变成非常特殊的一句“既爱又不爱”的表达语式。如果一定要译成中文的话,大概用“要说爱你不容易”来得更为妥当。中法关系能否有新的突破,这次法国总统奥朗德的来访,将起到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

中法之间曾经拥有过一种“特殊”的关系。两点因素联接着中法两国:一是中国深受法国人文思想的影响,甚至包括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当我们谈及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文学、哲学、艺术、生活和思想领域对中国的冲击,我们首先会想到法国。甚至包括中国革命也深受法国的影响。从周恩来到邓小平,一代中国革命家在法国生活、学习,从而使中国人对法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二是六十年代西方对中国采取全面封锁政策的时候,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法国率先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如此强调是因为中国全面加强与英国的“黄金关系”时,我们才突然发现,第一个承认中国的是英国,只是英国派往北京的是一位代办,而非大使。在这一点上,戴高乐将军的勇气和智慧还是超过当时的英国领导人的。否则就不会在多少年里我们都曾经说:“法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国家”),从而在近四十年里,中国从国家领导人到普罗大众,都对法国怀有一种“知遇”的感情。

事实上戴高乐将军的对华政策确实为中国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一直到希拉克担任法国总统的二十一世纪初,中法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所不存在的“特殊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两国长期以来在国际战略问题上相对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类似的立场。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双方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合作。当时法、俄、中三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再加上德国(非常任理事国)共同反对美国对伊动武,迫使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开战。

事实证明法、中、俄、德的立场是正确的。今天甚至就是美国国内舆论也承认这场战争打错了。法国当时在国际上、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相当特殊的威望。

但应该看到的是,法国自萨科齐当选总统后,对外政策已经偏离戴高乐将军力主的“独立外交”的方向。法国不仅重返北约军事机构,而且萨科齐公开表态,法国从意识形态上而言也已经“重回西方大家庭”。法国对华关系在2008年的一波三折也是众所周知。左翼社会党总统奥朗德上台后在外交上基本遵循萨科齐制定的亲美政策,在伊核、叙利亚、乌克兰等诸多问题上,今天的法国几乎与美国持同一立场,有时甚至比美国更激进。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用“两个女儿”的方式来形容美国与法、英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分不出美国在巴黎与伦敦之间究竟是更亲近哪一个首都。这对法国而言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转向。难怪法国《费加罗报》著名评论员雷诺·杰拉尔批评称,法国“应该别再做美国的鬈毛狗”。法中关系当然也在这个大框架之中。

应该承认,法中关系近年来发展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的努力下,中法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有长足发展。官方总是关注双边高层互访,并总是将此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证据。从这个角度出发,中法双边关系无可挑剔。奥朗德总统当选翌年访华,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回访。今天上半年两国总理实现了互访。而现在法国总统奥朗德上任以来第二次前来中国访问。从高层互访来看,中法关系很不错。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更是频频来华进行各种类型的工作访问(据说已来华十几次)。法国的一些前政要、特别是前总理拉法兰等更是穿梭于巴黎和北京之间……中法双方在外交领域的意见交流和立场协调,应该说是比较畅通的。

中法之间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也可圈可点,可以说超过中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互动。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法比尤斯外长为了吸引中国游客而简化了赴法签证手续,事实证明此举是有效的。中国去年赴法旅游人数达到220万,以20%的势头高速增长。目前高踞欧洲首位。

 但是,中法关系无法脱离法国总体外交布局。

今天从中、美、欧三角关系出发考虑,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特征:美国重返亚洲、英国携手中国、法国转向美国。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重返亚洲,意欲对付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带来的挑战,这是显而易见的。英国则从政治、金融与经贸角度考虑,认定未来发展的动力在东方,于是全面转向中国;这从英国近来一系列明确的外交举措(率先加入亚投行、在本土发行人民币债券、建立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宣布要成为中国在西方国家中“最佳伙伴”、“强有力的盟友”等等)即可窥一斑。而法国则出于某种我们暂时无法洞悉的考虑,全面地倒向华盛顿。法国近年来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几乎都与美国看齐。在刚刚召开的有关叙利亚危机外长会议上,人们可以看到法国的立场甚至比美国还要激进。乌克兰危机发生时,法国也完全抛弃了当年与苏联—俄罗斯的特殊关系不顾,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不惜与俄罗斯撕破脸,毁约军售。令人印象深刻。

法国在亚洲也在调整其政策,正在明显加强与中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给人以积极配合美国奥巴马的重返亚洲策略。奥朗德上台后多次出访问亚洲,与东南亚、印度、菲律宾等多个亚洲国家加强了双边和多边关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法日关系的加强。

奥朗德在当选总统后的第一个驻外使节年会上发表对外政策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亚洲,日本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也是法国的伟大伙伴,我们对日本的关注近年来可谓远远不够,我将在会我的任期内竭力纠正这一错误。”据我所知,奥朗德这么说,也确实这么做。他在上台后曾一度选择东京作为访问亚洲的首站。后来是他当时的外事顾问、中国通燕保罗劝诫说,如果“先日后中”这样安排,法中关系将不可避免地走进一条死胡同。法国总统这才改变了行程,先到中国访问。但法日关系今天显然已经不可与往昔同日而语。

今年三月份,法国外长与国防部长访问日本,与日本举行了2+2部长级会谈,加强双方在军事和反恐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军事技术方面的交流。这是法国在亚洲地区建立的惟一一个2+2部长级会晤机制。据法方透露,这将成为法日在军事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无人机、直升机和空间武器装备方面的合作框架。双方还在为尽快签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ACSA)而努力,以便两国军事机构能够加强后勤合作。目前日本已经与美、英、澳等国达成了同一协议。这表明法国也在积极配合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合作。去年的法日2+2巴黎会谈也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商定要加强在非洲的合作。其针对性非常明确。

德国总理与法国总统几乎是先后来访,我们不得不对两国的亚洲政策进行审视。我们可以看到,当默克尔在日本访问时告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视历史是重返国际社会的关键”时,法国对日本试图洗白二战战争罪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否定主义”保持着沉默,这一沉默却颇有点震耳的味道……

此外,法国在亚洲强劲的军售攻势也令观察家们瞩目,其目标包括售印战机(似乎已败给了俄罗斯)、售菲军舰等项目。观察家们私下指出,这恰好是亚洲少数几个与中国存在着领土之争的国家。这究竟是一个巧合还是存在着某种必然,目前我们宁可相信是巧合。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法关系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缺乏某种强劲的推动力。在不久前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奥迪贝尔前来北京为奥朗德的11月中国之行做准备时,国务委员杨洁篪一如既往地向法方表示,中方“仍将法国视为优先和特殊战略合作伙伴”。但法国总统奥朗德此次来华则明确宣布,主要是为“确保今年年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的成功举行”。两者之间对对方的看法与期待显然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如果说中国依然看好法国在欧盟和国际格局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话,法国方面对中国关系的发展则缺乏一定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从目前来看,中法之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关系,还会大致沿着当前的路线继续前行。但关键显然已经不在于中法之间,而在于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德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正是由于中国与英、德之间关系发展太快,以至于突出了法中之间似乎一直在“蹉跎岁月”的状况。法国对华政策越来越“实用主义”。这次来华就是为了法国在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东道主时能够得到中国的支持。因为没有中国的支持,峰会将肯定失败。至于中法之间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则眼下并没有进入奥朗德的视野。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即可以看到,与希拉克时代中法之间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高度一致相比,今天中法之间在很多国际卷宗上各行其道:叙利亚、伊核、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甚至在两国经贸领域,法国也一直腹诽甚多。法国对中法贸易逆差已经非常不耐烦。但法国又无法向中国提供其所需要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法经贸关系要峰回路转,确实需要法国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其实法国在高科技产品领域还是很有实力的。只是受到对华武器禁运的限制。如果法国不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那也就无法有力地推动中法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应该看到,半个多世纪的中法“特殊关系”曾使两国受惠良多。中法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包括军事和情报交流等诸多领域都有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两国之间已经形成某种默契和谐调。这是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中所没有的。但近年来中法之间关系虽然也在发展,但相比中国与英国和德国、甚至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关系而言,则显得相对迟缓。中国目前确实与英国走得更近。因为英国明确地选择了向中国靠拢的战略。德国也与英国一样,早已做出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现实战略选择。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台以来八次访华,显然不是仅仅来参观长城的。英、德对华政策的实质性发展,与法国与中国之间关系的相对发展较平稳、迟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说,法国目前还是中国的一个友好伙伴,但其“特殊性”已经风光不再。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次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应该说对两国关系前景是至关重要的。法国人是一个抽象思维异常发达的民族;他们擅长于在平淡之中异军突起、下出一步好棋。且看奥朗德此次带来北京的是一步什么样的棋。

最后一个插曲:法国官方内部的“知华派”人士似乎都命途多舛,从而多多少少影响到法中关系的发展。总统外事顾问燕保罗英年早逝,使奥朗德失去身边惟一的一位会讲中文的外交官。而力主对华友好的外长法比尤斯据传又将在年底气候峰会后将“因身体原因”辞职走人……幸好,新一代的“知华政治家”正在出现。法国总理瓦尔斯通过对中国的访问而成为了解、理解中国的高官,成为新一代主张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政治家,可惜外交是总统的“保留领域”。另一位前途远大的“知华”政治家是财长马克隆。因而,从长远看,法中之间的未来还是令人可以乐观的。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

光明网 何农 2022-03-11
玛丽和娜塔莉是一对老朋友,两人的丈夫曾经是同事,她们从年轻时就相识。这两对夫妻爱好相近、趣味相投,加之在“三观”上都属传统左翼,所以多年来相交甚欢。但是,最近这几年,情况变了。首先是全世界、全欧洲、全法国的大形势在变,导致她们的“三观”出现了微妙的差异。全球气候变暖给日常生活带来...

中国能源报 王林 2022-03-11
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大规模重振核能发电事业。“我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其一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所有可以延长寿命的核反应堆服役期限,未来不再关闭能继续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二是到2050年,完成第三代压水堆(EPR)的建设,同时推进可调节小型堆和核废料较少堆型的研发。...

欧洲时报 2022-03-11
法新社2月15日的报道通过数字说明了法国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状况,这也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贫困人口占1/72019年,法国本土有920万人(占总人口数14.6%)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加上海外省,人数甚至接近1000万大关(法国2020年统计的总人口数为6739万...

曾婷瑄 2022-02-21
讲到巴黎咖啡馆,你想到的画面是什麽?许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塞纳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务生端着盘子,俐落地穿梭在桌与桌之间;或是像电影「午夜巴黎」中文人雅士川流不息,在咖啡馆气氛热络讨论的场景。加上好几年前「左岸咖啡馆」一系列取景巴黎的成功广告,法国咖啡馆在台湾人心中逐渐成了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10-11
回声报世界版面上的文章:贸易、投资:法国在非洲被中国甩在后面,文章在开篇就指出;中国正在非洲发挥主导作用。法国和英国等前殖民国家以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美国仍然是非洲

BBC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美食一直都在变化,法国著名厨师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说。他在巴黎的奥克斯里昂餐厅(Aux Lyonnais)品尝了一口深红色的气泡葡萄酒,周围是空空的木桌。 那是2021年3月的一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召回驻美以及驻澳洲大使的高调行为引发诸多费解,有评论认为巴黎的反应有些过激;费加罗报专栏作者 Isabelle Lasserre女士就此议题发表长篇分析文章,对潜水艇危机做出了深度解

未知 2021-08-06
7月份,法国新车销量较疫情前水平大幅减少,原因有多个,疫情只是一个方面,当然,家庭消费信心低迷、也有汽车配件短缺以及电动汽车市场运营环境条件尚不完善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未知 2021-06-24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前进党本次法国大区第一轮选举战绩微弱,左右翼通吃战略受挫,左翼尤其右翼还在顽强抵抗。右翼共和党以得票率29%位居榜首,社会党及左翼联盟有望继续执掌五个

未知 2021-06-21
作者:栾若曦 距离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法国民众先迎来了一次试水的地方选举。 近期,法国的大区和省议会选举将分两轮举行。当地时间6月20日,第一轮选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