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连环枪击事件折射出社会矛盾尖锐

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文汇报巴黎记者 郑若麟

    法国电视观众几乎是实况观看了枪杀犹太儿童和军人的穆罕默德·梅拉赫被击毙的全过程。22日巴黎时间约11时30分,法国内政部部长盖昂亲自下令对梅拉赫发动突袭行动。在此之前,警方要求梅拉赫投降的谈判到21日晚上10时45分以失败告终。梅拉赫表示誓死不降,并要“前来逮捕他的警察付出惨重代价”。此后,法国警方一直采取骚扰战术,不让梅拉赫入睡,准备在他犯困时发动攻击。警方在夜间已经将梅拉赫所在寓所的窗口炸出一个大洞。

  上午攻击令下达后,警方先朝房间里投了3颗手榴弹,梅拉赫没有作任何反应。警方于是从门、窗两处同时攻入房间。警方从红外摄像机中观察到,梅拉赫可能躲在浴室。果然,当警方试图打开浴室门时,梅拉赫开枪还击。先是孤零零的几声枪响,紧接着,按盖昂的说法,梅拉赫在警方反击后,突然冲出浴室,向攻入室内的反恐特种部队人员猛烈扫射。枪声持续了整整4分钟。结果梅拉赫被击毙,警方两人受伤。至此,这起发生在距法国总统大选不到一个半月的恐怖袭击事件落下帷幕。

  巴以冲突“入境法国”

  据法国媒体报道,梅拉赫曾赴阿富汗接受“基地”组织的培训。多年来,法国存在着一批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的年轻人。目前法国情报部门掌握着数百名曾赴阿富汗接受极端组织培训的人员名单,其中类似梅拉赫式的有着恐怖分子嫌疑的大约15名。这与法国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排斥伊斯兰教、特别是极右翼的“国民阵线”的宣传有密切关联。在这次总统大选中,萨科齐为了争取极右翼选民,也一直在将自己的立场朝右翼方向修正。用中间派总统候选人巴耶胡的话来说,萨科齐的竞选“在法国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气氛”,并将其归为这类事件发生的背景之一。与此同时,法国自萨科齐上台后在中东执行的亲以色列外交,也使法国本土的阿拉伯后裔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不满情绪。专家们认为,中东巴以冲突大有“入境法国”之危险。

  梅拉赫从阿富汗回法国后就“自我极端化”,开始准备单独发动恐怖活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储备了大量武器,并精心策划了3起攻击事件。但与此同时,法国专家们也指出,梅拉赫非常“业余”,他居然不知道利用网络进行活动时,他的IP地址是会暴露他的行踪的。警方正是通过对IP地址的追踪以及对案发3个地方手机信号的分析,将目标锁定在梅拉赫身上。

  从21日凌晨3时警方将梅拉赫围困在他自己的住所之后,双方对峙长达32个小时。按法国官方说法,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内政部长盖昂都希望能够活捉凶手,以便将其交给司法部门进行审判。而梅拉赫则表示要做“烈士”,准备抵抗到底。最终梅拉赫还是被击毙。这样,梅拉赫究竟有没有同伙?是否真的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从哪里搞到资金和武器?他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恐怖主义的不归之路的等一系列问号,都随之而永远被埋葬。

  亲以外交加剧矛盾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到,法国社会内部的宗教冲突事实上已经非常尖锐。而这一内部问题同时也受法国外交的影响。内外两大因素,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使生活在法国的数百万穆斯林多多少少处于某种受排斥的地位。法国近年多次参与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武装行动,使当年希拉克因反对伊拉克战争而赢得的“外交红利”丧失殆尽。这也加剧了法国国内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之间的摩擦。

  这次惨案发生后,法国犹太人与穆斯林代表虽然一起受到总统的接见,共同哀悼遇害的无辜人员,并都严厉谴责了梅拉赫的做法。但这些表面的“团结”并不能掩饰法国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某些不谐之音。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禁止穆斯林妇女穿戴笼罩全身的长袍上街的法律,曾引起激烈争议。本·拉丹曾为此呼吁“基地”组织对法国发起恐怖攻击。在本次总统大选中,极右翼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蓄意提出“法国牛羊肉都是按伊斯兰教义屠宰的”话题,亦引发激烈争议。而执政党对这一话题有意无意的纵容,也都无疑强烈刺激着法国的某些伊斯兰极端人士的神经。

  最后不能不提及的是萨科齐上台以后强化反移民政策。这次指挥对梅拉赫进行攻击的内政部长盖昂正是因为忠实地执行萨科齐的移民政策而在法国声名狼藉。梅拉赫是一名法国籍的阿尔及利亚裔人。法国殖民阿尔及利亚留下的后遗症迄今未愈,生活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裔,尽管已是第二甚至第三代,却仍然纠结于法国社会存在的强烈的反阿拉伯情绪。法国国家足球队在阿拉伯裔占相当比例的南部城市马赛出场时,曾发生过奏法国国歌却遭到阿裔法国球迷大喝倒彩的丑闻。梅拉赫的作案动机是否和此相关,由于他被击毙而永远无法知晓,但从常理推论,应该存在着某种必然的逻辑因素。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

光明网 何农 2022-03-11
玛丽和娜塔莉是一对老朋友,两人的丈夫曾经是同事,她们从年轻时就相识。这两对夫妻爱好相近、趣味相投,加之在“三观”上都属传统左翼,所以多年来相交甚欢。但是,最近这几年,情况变了。首先是全世界、全欧洲、全法国的大形势在变,导致她们的“三观”出现了微妙的差异。全球气候变暖给日常生活带来...

中国能源报 王林 2022-03-11
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大规模重振核能发电事业。“我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其一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所有可以延长寿命的核反应堆服役期限,未来不再关闭能继续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二是到2050年,完成第三代压水堆(EPR)的建设,同时推进可调节小型堆和核废料较少堆型的研发。...

欧洲时报 2022-03-11
法新社2月15日的报道通过数字说明了法国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状况,这也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贫困人口占1/72019年,法国本土有920万人(占总人口数14.6%)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加上海外省,人数甚至接近1000万大关(法国2020年统计的总人口数为6739万...

曾婷瑄 2022-02-21
讲到巴黎咖啡馆,你想到的画面是什麽?许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塞纳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务生端着盘子,俐落地穿梭在桌与桌之间;或是像电影「午夜巴黎」中文人雅士川流不息,在咖啡馆气氛热络讨论的场景。加上好几年前「左岸咖啡馆」一系列取景巴黎的成功广告,法国咖啡馆在台湾人心中逐渐成了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10-11
回声报世界版面上的文章:贸易、投资:法国在非洲被中国甩在后面,文章在开篇就指出;中国正在非洲发挥主导作用。法国和英国等前殖民国家以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美国仍然是非洲

BBC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美食一直都在变化,法国著名厨师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说。他在巴黎的奥克斯里昂餐厅(Aux Lyonnais)品尝了一口深红色的气泡葡萄酒,周围是空空的木桌。 那是2021年3月的一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召回驻美以及驻澳洲大使的高调行为引发诸多费解,有评论认为巴黎的反应有些过激;费加罗报专栏作者 Isabelle Lasserre女士就此议题发表长篇分析文章,对潜水艇危机做出了深度解

未知 2021-08-06
7月份,法国新车销量较疫情前水平大幅减少,原因有多个,疫情只是一个方面,当然,家庭消费信心低迷、也有汽车配件短缺以及电动汽车市场运营环境条件尚不完善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未知 2021-06-24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前进党本次法国大区第一轮选举战绩微弱,左右翼通吃战略受挫,左翼尤其右翼还在顽强抵抗。右翼共和党以得票率29%位居榜首,社会党及左翼联盟有望继续执掌五个

未知 2021-06-21
作者:栾若曦 距离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法国民众先迎来了一次试水的地方选举。 近期,法国的大区和省议会选举将分两轮举行。当地时间6月20日,第一轮选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