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法国高中诞生于拿破仑时代,最初基本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的领地,能够进入高中并通过考试的人数极为有限。20世纪中期兴起的教育民主化促进了高中教育的普及,社会差异与教育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人们不仅要求教育机会的平等,还要求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以来,采取了“教育优先区”等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措施。但法国高中的改革基本徘徊于“才能至上”的精英主义和调整社会不公正的“差异补偿”两种政治取向之间。既要按才能选拔优秀人才,又要照顾弱势群体,在实践上难以兼顾,因此鲜有成效。
高留级率、学业失败、各专业方向地位不平衡等问题一直困扰法国高中。为此,上世纪末法国就曾发动一次大规模的高中课程改革,并就“高中应当教授哪些知识”在社会上展开大规模咨询和讨论。然而,这些改革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学业失败依然严重,学科不平衡还在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启动了新一轮的高中教育改革。从新颁布的改革方案来看,此次并未对前次改革作出否定性的结论,而是使前次教育改革当中的不少措施更为有效地实施。
法国的情况与我国国情有很大不同,但是随着其高中普及带来的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高中分科时给予学生多次选择机会以及让每个学生都成功、避免学业失败的理念,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2009年年底,法国国民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高中教育改革方案。这份名为“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的方案提出,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高中教育。法国总统萨科奇为此发表专门讲话,表示对改革的支持。法国高中的这次改革可以归结为三大目标:更好定向、更好辅导、学好外语。根据日程表,改革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全法国的高中一年级实施。
更好定向
给予学生一种“错选权”,使高中分科成为渐进的、可更改的过程
法国高中教育在传统上是一种精英教育。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和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中的普通教育单一模式早已不复存在。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三类学校并存,造成了法国高中体系错综复杂的局面。
所谓“定向”,就是确定未来专业方向。初中毕业之后,法国学生必须在普通教育、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之间进行选择。进入高中后,学生必须在高中二年级开始前选择一个学习方向,定向分流。普通高中学生可以选择的3个方向是文科、经济与社会科学、理科;技术高中可选择的方向包括第三产业科技、工业科技、实验室科技、社会医疗科技。
传统上,高中一年级为定向阶段,学校只开设共同科目,没有专业科目。学生要在当年的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最迟要在学年结束时作出决定。然而,刚刚入学的高中生对于未来职业知之甚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确定专业方向显得紧迫,特别是学习方向一旦确定就很难再更改。因此,高中一年级学生流行的一句话是“嗨!快点儿,没时间了”。
法国社会上还流行一种“过滤理论”,认为学校的功能不是培养职业能力,而是根据道德与行为的标准对每个人进行“过滤”和排序。劳动力市场则根据学校的排序接纳求职者,排在后面的即文凭较低者,便被排斥。
高中阶段的“定向”不折不扣地履行这一功能:把优秀学生挑选出来送入名牌普通高中,把差生淘汰到职业高中。在法国,理科一向被视为优势学科,选择理科的学生很容易进入大学校预备班和就业出路好的高等技术教育机构,而理科专业的高中生以出身社会中上层居多。相反,在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实际上无任何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校,也就没有可能进入国家的统治精英行列。因此,为了鼓励学生,挂在中学教师嘴边的口头禅是“加把劲,否则你就被定向了”。
为改变上述教育制度的弊端,本次改革强调赋予学生一种“错选权”,允许高中二年级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方向,使一锤定音的“定向”变为渐进的、可更改的。为了方便学生在升入高中二年级后重新选择,新高中课程将加大共同科目的比重。同时,学校要为有重新“定向”打算的高中生开设补习培训和过渡培训,避免让学生为了适应不同方向的学习要求付出留级重修的代价。
更好辅导
法国政府坚持认为,对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学校应予以校正
法国高中改革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都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法国高中严重的学业失败问题提出的。上世纪70年代,法国开始普及高中教育,此前的100多年时间里,高中教育一直属于“精英教育”序列。然而,高中教育普及化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令法国社会“不能容忍”。
目前,每年法国有3.5万名年轻人离开普通高中或技术高中时没有高中毕业会考文凭,8万名大学生离开大学时无任何高等教育文凭。28%的高中生至少在高中阶段留级一次。而留级生和无文凭的年轻人多数出身于中低阶层。法国校园暴力事件每年发生超过8万起,或多或少与中学学业失败有关。许多政治家和社会学家不断抨击这一社会不平等现象。
为了解决高中的学业失败问题,改革方案要求学校对每个高中生实施个别辅导,以保证他们学业成功。具体而言,从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校要对学生实施每周2小时的个别辅导,为在各学科及学习方法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提供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制订学业和生涯规划。
个别辅导针对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实际上,早在1999年法国高中课程改革就已提出了个别辅导的措施。法国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平等,依赖于每个学生在学校占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资料等良好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班级中的个人学习和练习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保证。家庭提供的私人补习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但在法国,学习辅导的私人市场并不大。法国政府坚持认为,对于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学校应当予以校正,学校应当免费、公正地组织这种辅导,使每个有特殊困难的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帮助。
但是,1999年以来实施的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校的个别辅导时间不是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而是用于帮助一些学习不错的学生拔高成绩,向最有前途的理科专业过渡,甚至一些学校不把个别辅导视作帮助学生而是惩罚他们。因此,此次改革要修正以前的偏差,并加大个别辅导的范围,从一年级推广至二、三年级。
学好外语
对法国高中生来说,学会两门外语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心态
法国高中教育改革的另一亮点是,强调要建立有利于外语学习的高中。改革方案称,这是改革最具雄心的方面之一,“在学业上,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至少两门外语”,文科应当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领域并引起人们的重视。
外语学习是法国高中教育的一个软肋。直至今天,许多法国人可能还沉浸在法语曾经的辉煌之中,他们不屑于学习和使用法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甚至不愿承认法语的日见衰落。在前几年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法国首次在政策文本中倡导学习英语,但并不是简单地称之为“英语”,而是定义为“国际交流的英语”。对于法国高中生来说,学会两门外语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心态。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都乐于接受,这才是法国学生真正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此外,这次改革方案肯定并坚持实施1999年法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个别指导课”。个别指导课,直译为“有指导的个人作业”,目的在于给学生真正的个人学习时间和空间,通过在全国统一的选题目录中选择一个主题,如“文学艺术与政治”、“传统与创新”、“中断与继续”等,开展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一件带有研究性质的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模型、诗歌、辩论、报告、科学实验、录像、网页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及其对整个作业过程的陈述作出评估。
开展有指导的个人作业,有助于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批判精神,可以调动所学习的各学科知识,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生活与职业能力,如团组工作、资料收集、论证、掌握信息技术、语言表达等。这种课程既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又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并且已成为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科目之一。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