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6日 (0)
法国从历史到现在都是个热爱幽默、喜欢搞怪的民族,连愚人节都是法国人发明创造的,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更是充满了各种搞怪举动。一部《虎口脱险》让中国人认识了法国人的幽默。
新生入学先被“戏弄”
九月中旬的一天,记者经过图卢兹的一个广场,两个浑身涂着鸡蛋和面粉的年轻人走上前来:“小姐,您只要付一欧元就可以把鸡蛋砸在我头上!”(如上图)他们解释说自己是大学新生,一群师兄给他们安排了一场“考验”:先是被众师兄“糟蹋”一番,然后被拉到大街上“游行”并接受路人的“戏弄”,只有这样才算通过考验,才算被“接纳“和“融入新环境”。
在法国上学存在这样一个传统,每逢新学期伊始,新生都要接受这样的“考验”。戏弄新生的方式千奇百怪:往身上撒面粉、半夜敲教堂的钟、学狗爬等。
这种传统源于12世纪的巴黎大学,那时的新生被看成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必须接受一场“长辈”暴打和侮辱的“洗礼”,后来形成了风气。这个曾几乎消失的古老传统流传到了现代社会,变成了一种减轻开学压力、融入新环境的校园活动深受欢迎。
婚礼前先办“单身葬礼”
除了学生,在军队里、公司里、朋友之间,也有同样的传统,只要是新来的,就难免被“捉弄”,对于即将结婚的准新人也不例外。法国的新人结婚前,必须参加一场由各自好友安排的告别单身的“葬礼”。当天,准新人要在大庭广众下,完成各种“难题”:蒙着眼睛猜各种糖果的味道,向路人兜售自己穿过的内衣,穿上旱冰鞋,说服一个路人把自己从桥头牵到桥尾……准新人常被打扮成“超人”、“兔女郎”等滑稽可笑的形象,他们不仅毫无怨言,反而全情投入这场既娱乐自己又取悦大众的“葬礼”中去。
“单身葬礼”的传统大约从18世纪在法国开始流传,当时只有准新郎才有资格举办。仪式最初的形式非常简单:约上一群朋友上馆子、喝酒、砸盘子、深夜喧闹等。渐渐地,仪式被模仿成葬礼,因为要进入神圣婚姻,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就必须“埋葬”过去那个常犯错的“小男生”。仪式中甚至出现了“扛棺材”和“埋棺材”的程序。到了后来,花样繁多的形式取代了“葬礼”,只有名字保留下来,一直沿用至今。而女孩子的“单身葬礼”则是在20世纪才出现,但女权主义兴起后,才能和男性平起平坐,以同样的方式举办仪式。
木偶“说”新闻
法国有一个模仿真人的新闻报道节目———“木偶说新闻”。节目里从主持人到受访者,都是模仿真人的木偶,从行为举止到说话声音,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该节目用夸张滑稽的手法,嘲讽法国甚至整个世界的社会、政治事件、媒体和新闻人物等,从演员到国家总统,都是节目“调侃”的对象。自开播至今,这个节目一直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电视节目,法国著名的讽刺报章《鸭鸣报》也是以讽刺挖苦人著称。
法国人的搞怪可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愚人节就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物,庆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守旧者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乃至世界流行的风俗。
法国16世纪著名的讽刺作家拉伯雷说“嘲笑是人类的本性”。记者在法国生活多年,感觉法国人不仅喜欢捉弄人嘲笑人,也喜欢被捉弄和被嘲笑,彼此都弄得“伤痕累累”又“乐此不疲”。法国人开一个人玩笑不是为了让那人出丑丢脸,相反,大部分情况下是表示接纳和亲近。因此,如果你的法国朋友笑话你什么,别生气,你只要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他就行了。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