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法国广播电台中文网 凯文
在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法语文学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巴尔扎克、司汤达、罗曼•罗兰等作家的如椽巨笔,不但记录了自身的时代,更让人物和思想永存,塑造了后世一代代中国人的爱与恨。今天的法语文学在中国,虽然已经不像当年一样风头无双,但仍然具有独特魅力。2009年创立的“傅雷翻译出版奖”,自其创立以来,成为当下法语文学和社会科学汉译领域中最有力的激励机制之一。本台记者采访了“傅雷翻译出版奖”的中方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请他介绍傅雷奖的遴选机制。
RFI:余先生您好!您作为“傅雷翻译出版奖”的中方评委之一,首先能否介绍一下刚刚过去的2012年两部获奖作品的大体情况?
余中先:2012年度“傅雷翻译出版奖”是在12月14日颁发的,两位岁数比较大的老翻译家最终获奖。文学类作品获奖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郭宏安老师,作品是《加缪文集》,一共三卷,由译文出版社出版;另外社科人文类获奖者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郑克鲁老师,他翻译的是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
RFI:“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评审委员会由六位中方评委和六位法方评委共同组成,能否请您大体介绍一下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余中先:十二位评委基本上都是长期生活在北京、或者经常来北京的专家。评审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首先由参选作品的出版社将样书寄到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再由文化处寄给各位评委,评委在各自家中或其他合适地方阅读。阅读完毕后,评委会开第一次碰头会议,进行集体讨论,从所有作品中选出八本或十本入围作品,其中文学类四到五本,社科人文类四到五本(例如2012年就是十本书)。然后在这八本或十本范围内,进行第二轮比较详细的阅读,为期一两个月,期间可能要求出版社提供相应的法律文书。
两个月之后,再次举行全体会议,要求所有评委尽量出席,如果达不到法定人数还得另行择期。会上评委轮流发表意见,然后统计各位评委提名的作品和名次。如果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那么获奖作品容易确定下来;如果大家的意见有分歧,就通过秘密投票来解决。
RFI:中国有句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涉及到文学或者人文社科,可能会众口难调。从“傅雷翻译出版奖”创立一直到今天,是评委意见趋于一致的时候多?还是大家产生分歧甚至争论的时候多?
余中先:由于每位评委对原著的重要性认识不同,对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价也不同,所以分歧和争论肯定是有的。但是,由于第一轮淘汰了大部分的参选作品,每一大类只留下四五本,所以意见也是相对集中的,就看大家提名最多的是哪几本书。每位评委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他评委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投票也会比较简单一点。如果某一位评委特别强调某一本书,而其他评委都不强调的情况下,这本书胜出的几率并不大。
当然,讨论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倾向。法方评委可能会侧重原著的重要性,例如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文学价值、理论价值、翻译难度等等。中方评委也会考虑这些因素,而且会更进一步看到译者对翻译难度的把握、对文学性的体现等方面。这些意见也在互相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可能会说服其他评委。
RFI:往年的获奖作品中非常突出地显示出当代作家的地位,例如勒克莱齐奥。2012年的两部获奖作品,作者恰巧都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同时代人。在您看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21世纪初期的中国重新发现了那个历史时期作品的价值?
余中先:我想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其他评委一样,没有预设立场,不会刻意把某一年的重点放在当代、现代或者其他某个年代,评选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出版状况的偶然性影响。比如某一年作品很多,我们评委每个人要读六十多本书,而另一年作品相对较少,我们可能只读四十多本书。2012年这两部获奖作品,我们通常都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译者的功力也比较深厚,正好今年就赶上了。
RFI:早期傅雷先生译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或者《红与黑》当中的于连,都给当时的中国年轻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您如何看待今天法语文学在中国的现状?有没有堪和当年相提并论的作品和人物,能够对中国读者产生类似的影响?
余中先:今天的情况肯定是不同的。一方面,当年作品比较少,所以每出一部作品,影响也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当年翻译法语文学作品时,更多地考虑到中国读者的迫切需要,以及如何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样对自由、解放、发扬个性的强调,毫无疑问是当时中国读者所需要的精神资源,满足了我们对这种文化的饥渴。
今天的情况则非常不同。现在更多的是对法语文学的同步和全面翻译。我们既有二十一世纪的新译作品,也有十九世纪的重译作品,当然更多的是二十世纪下半期的经典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读者层面也更多元化了。另一方面,今天的读者也不光关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他们更关注消遣的、畅销的、励志的出版作品。也就是说,出版界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但是同时也切得越来越细了。
可以说,在所有读者群中,文学读者并没有占据最大比重;而在所有文化产品中,书籍阅读本身也不是比重最大的。虽然读者的绝对人数仍然很多,但是它的比重在下降。这不仅是法语文学的问题,也是其他文学作品,包括中国文学同样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强势的英语文学,今天的法语文学译者群体也在逐渐发展中,老中青都有,但是总体来说,翻译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由于种种原因,翻译的质量和当年傅雷先生那个时代是不能比的,水平有所下降。当然,好的作品也还是有的,“傅雷翻译出版奖”每年举办,就是为了能让这些好作品脱颖而出。
RFI:您本人是法语作品的高产译者,在您看来,今天法语翻译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余中先:比如一方面是年轻人的翻译能力提升不上来,而能力问题的部分原因,是从事法语作品翻译的待遇偏低。在当今社会里,如果你有很好的外语和翻译水平,可能会考虑去做其他类型工作,例如口译,或者商业资料的翻译,而不一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学翻译上。
其次,在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中,论文决定一切,外语院系教师的翻译作品,不被认可成为评职称晋级的指标,所以很多教师还是把精力放到论文上,其实可能价值并不大。而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面临着很多选择,社会生活节奏又比较快,多数人考虑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多挣点钱、买房、结婚等等。而投身法语文学(或其他学术研究),要费很多工夫,花很多精力,即使成为翻译家,也算不上社会名流,没有太多效益,这些都影响了大家的选择。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