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东方早报报道,巴黎圣母院对面,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一家书店,它是巴黎文化地标,也是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是莎士比亚书店的第二代经营者。这些年,乔治·惠特曼年事已高,书店一直由他的80后女儿希尔维亚·毕奇经营。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有一个细节是,作家杰西来到莎士比亚书店开新书发布会,9年前,他在火车上邂逅的赛琳突然来到书店,镜头里,赛琳依靠的门廊背后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类语言、经历了各个年代的纸条。现实中的莎士比亚书店就是如此,那些发黄的纸条,被用透明胶、双面胶,甚至是创可贴黏在了墙上。店内的木饰、书架和楼梯似乎还停留在19世纪,店里也不提供时下流行的咖啡、无线网络,甚至没有电话机、摄像头,付款只能用现金。当然,这里不会打折。同样在这部爱情片里,杰西对赛琳抱怨说,他前几天就住在书店三楼,跟猫住在一起。所以,乔治·惠特曼经营的莎士比亚书店不只是一家普通的书店。
乔治·惠特曼为人节俭甚至吝啬,可是他对写作者从来都是慷慨的。他会腾出书店里的一间光线充足的卧室,提供给全世界的写作者——当然这种待遇仅限于有名的作家,比如亨利·米勒。但你如果只是一名穷得丁当响的文学青年,也可以申请在书店打地铺,挤在书架之间的空当里,代价是你得帮忙打扫整理书店。这些年来,有5万多人次曾栖居于此。
1913年12月12日,乔治·惠特曼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少年时期跟随做物理教授的父亲在全世界旅行、居住,其中一个落脚点就是中国的南京大学,他们一家曾在中国居住了一年。年轻时期的乔治·惠特曼是个冒险家,在差点丧命巴拿马沼泽之前,他徒步完成了横贯北美的旅程,还前往中美洲旅行、冒险和写作。
乔治·惠特曼大学是在哈佛念的,可是很快就应征入伍参加二战,但他服役的地方却是连纳粹潜水艇都很难前往的格陵兰岛,他在部队的身份是医师。当乔治·惠特曼来到欧洲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巴黎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过“海明威们”早已离去。在巴黎,乔治·惠特曼自愿在一个战争孤儿救助站服务,但在救助站解散之后,乔治·惠特曼还是不愿回到美国,便在索邦大学游荡。
1940年代末,乔治·惠特曼在巴黎遇到了另一位美国人劳伦斯·费林盖蒂,他们的共同话题是开书店。结果1951年,乔治·惠特曼就在巴黎布士锐大街开了Le Mistral书店,这也是现在莎士比亚书店的前身;而身为“垮掉的一代”成员的劳伦斯·费林盖蒂,则在旧金山创立了“城市之光”书店。如果乔治·惠特曼在1940年代末呆在美国,他多半会成为“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员。因为和劳伦斯·费林盖蒂的友谊,Le Mistral书店成了“垮掉的一代”在巴黎的据点。
从Le Mistral书店更名为莎士比亚书店,那要等到1964年。
从1919年说起。莎士比亚书店的第一代经营者和创立者是希尔维亚·毕奇,书店地址是奥德翁街,这里也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庞德、乔伊斯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由美国女人开的英文书店,成为1920至1930年代巴黎最重要的文化沙龙。流落在此的英美国家的作家在这里相遇,一文不名的小作家希望在这里碰运气。而《尤里西斯》也是从这里出版,然后以走私、偷运方式流落到世界各国。但二战爆发后,莎士比亚书店停业了。
乔治·惠特曼是莎士比亚书店和希尔维亚·毕奇的崇拜者。在征得希尔维亚·毕奇同意后,1964年,乔治正式将Le Mistral书店更名为莎士比亚书店,而且还得到希尔维亚·毕奇大批的莎士比亚资料。后来,他的女儿也叫希尔维亚·毕奇。
从1951年起,乔治·惠特曼经营这家书店超过60年,这位失败的小说家把一生精力都倾注于卖书这门不赚钱的生意上。他说:“我需要一家书店,对我来说经营图书就是在经营我的人生。”
乔治·惠特曼落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不远处,奥斯卡·王尔德墓刚刚安装了玻璃罩,以保护墓碑不要被读者吻垮了。这里对乔治来说,是个很热闹的地方。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